在超高層施工中采用爬模施工工藝,在考慮爬模平臺自身性能特點的前提下,使液壓爬模、混凝土布料機有機結合,達到混凝土澆筑安全、高效的目的。通過設計一個鋼平臺與液壓爬模提升架有效結合,使爬模的爬升帶動布料機的爬升,達到一體化的目的,從而避免傳統(tǒng)做法帶來工作量增加及預留洞口的安全隱患。
1 傳統(tǒng)混凝土澆筑方法
1.1 普通布料機澆筑混凝土施工(方法一)
通過施工起重機每次將普通布料機吊至施工作業(yè)樓層,澆筑完混凝土后再將布料機吊至堆放場地放置,重復上述工作將主體結構混凝土澆筑完成。在超高層施工中采用爬模施工工藝,在考慮爬模平臺自身性能特點的前提下,使液壓爬模、混凝土布料機有機結合,達到混凝土澆筑安全、高效的目的。通過設計一個鋼平臺與液壓爬模提升架有效結合,使爬模的爬升帶動布料機的爬升,達到一體化的目的,從而避免傳統(tǒng)做法帶來工作量增加及預留洞口的安全隱患。
技術特點如下。(1)工藝操作簡單,不需設其他平臺及埋件。(2)占用塔式起重機吊裝時間,且每次布料機需重新安裝固定,不能隨結構自爬升。(3)適用性強,不受其他條件限制。
3.1.2 方法二
技術特點如下。(1)需在電梯井壁上預埋埋件。埋件浪費較大。(2)每次爬升后需重新將布料機與埋件連接,工藝繁瑣。(3)適用于電梯井道側壁有剪力墻的結構。
技術特點如下。(1)在爬模架體上搭設布料機支撐平臺,利用爬模架體作受力支架。(2)爬模架體與布料機平臺有機結合,爬模爬升帶動布料機平臺爬升,不需重復安裝,施工方便。(3)布料機平臺在爬模架體上部,不影響爬模自身作業(yè)。(4)與傳統(tǒng)做法相比較減少占用塔式起重機時間,減少作業(yè)工人重復安裝,減少材料投入,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安全、高效。(5)此平臺可裝配式、工具化安裝,操作簡單。(6)適用受限制,需布置爬模,且爬模架體間的跨度小于 12 m 的結構工程施工。



